欧盟未能在原定的最后期限——2月——发布更大胆的新气候计划。为了保持在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轨道上,欧盟2035年的排放目标应该保持当前2030年目标的势头。但欧盟决策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,要求他们关注产业竞争力和安全等其他优先事项。这可能导致他们宣布更弱的目标或做出其他让步,以减少实现目标所需采取的行动。
欧盟已经宣布了多项改变,可能会导致低碳支持措施的效力降低。任何绿色政策的倒退都将使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变得更加困难,需要在接近截止日期时采取更大胆且可能成本更高的行动。
最近的例子包括2月发布的旨在淡化欧盟关键公司报告规定的一揽子计划,以及3月延长车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履约期的修正案。其他值得注意的案例包括允许成员国至少到2028年继续对燃煤电厂提供补贴,以及企业无需遵守环境条件即可获得农业补贴。
意外的监管修订增加了投资者和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。如果政府做出更多让步,例如更宽松的规则、选择退出条款和推迟最后期限,那么监管效果也会降低。此外,此类修正还会惩罚那些按计划履约的参与者。
在某些情况下,欧盟似乎正在从政策大棒转向胡萝卜。然而,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往往不如监管有效,因为它们需要企业和消费者自愿采取行动。激励措施可能需要更加慷慨才能更加有效。但这对于公共财政来说将代价昂贵,而且可能会在决策者和民众中引起更大争议。因此,上面讨论的监管放松很少带来补贴的增加。
绿色政策的倒退也将削弱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影响力。这对全球谈判的进展构成了重大不利因素,因为欧盟一直主张做出大胆的承诺,而另一个强有力承诺的支持者美国已经退出。根据《巴黎协定》,推动各国做出更强有力承诺的过程取决于各方之间的同侪压力。
在网站建设过程中,我们引用了来自互联网以及 AI 生成的部分资源。若用户发现网站内容存在侵犯自身权益的情况,可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。
此外,网站内容可能存在错误,用户需自行甄别,本网站对相关错误不承担责任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